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关于清廉的成语或古诗有哪些(关于清廉的成语)

2022-10-04 17:50:40 产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关于清廉的成语或古诗有哪些,关于清廉的成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关于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关于清廉的成语或古诗有哪些,关于清廉的成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廉洁的成语有摆袖却金、冰壸秋月 、不贪为宝、不饮盗泉 、材茂行絜、公正廉洁、俭可养廉、洁己从公、 廉而不刿、廉洁奉公、廉泉让水、临财不苟 、清廉正直。

2、不贪为宝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tān wéi bǎo,意思是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3、出处: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4、子罕弗受。

5、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6、”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7、”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8、”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9、译文: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却不接受。

10、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器的人看,雕玉的人认为这是宝物,所以小人才敢将此玉献给您。

11、”子罕跟这个人说:“我以‘不贪’这个品德为宝,而你以这块玉为宝。

12、你要是把这块玉给了我,那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

13、我们都还是继续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吧。

14、”献玉的人行礼后说:“小人身怀此玉,不敢外出,我交出这块宝玉来请求可免于一死。

15、”子罕听后,便把这块玉放在乡里,让雕琢玉器的人为他雕琢,使这个人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

16、2、冰壸秋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īng kǔn qiū yuè。

17、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18、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19、”3、清廉正直是一个词语,拼音是qīng lián zhèng zhí,意思是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20、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亲自问杀人贼,全不论~,倒不如懵懵遇痴。

21、 4、廉洁奉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ián jié fèng gōng,意思是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22、坚持廉洁奉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永恒主题。

2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用法律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

24、5、洁己从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é jǐ cóng gōng,意思是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25、同“洁己奉公”。

26、《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27、”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28、 出处:唐·韩愈《顺宗实录》:“执谊为翰林学士,受财为人求科第,夏卿不就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摆袖引身而去。

29、” 变贪厉薄 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30、 出处:《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31、”宋·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32、” 冰壸秋月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33、 出处: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34、” 不染一尘 形容清高廉洁。

35、同“一尘不染”。

36、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胸中不染一尘,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

37、” 不贪为宝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38、 出处:《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39、 不饮盗泉 比喻为人廉洁。

40、 出处:《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41、” 材茂行洁 才智丰茂,行为廉洁。

42、 出处:《汉书·薛宣传》:“窃见少府宣,材茂行洁,达于从政。

43、” 材茂行絜 絜,同“洁”,干净,廉洁。

44、才智丰茂,行为廉洁。

45、 公正廉洁 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46、 出处:清·昭连《啸亭杂录·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47、” 公正廉明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48、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 寡廉鲜耻 寡、鲜:少。

49、旧指不廉洁,不知耻。

50、现指不知羞耻。

51、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52、” 俭可养廉 俭:节俭;廉:廉洁。

53、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54、 出处:《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55、” 俭以养廉 俭:节俭;廉:廉洁。

56、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57、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58、” 洁己从公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59、同“洁己奉公”。

60、 洁己奉公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61、 出处:《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62、” 俊杰廉悍 俊秀出众,廉洁不贪,精明强悍。

63、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64、” 冷面寒铁 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65、 出处:《明史·周新传》:“敢言词多所弹颏,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66、” 礼义廉耻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

67、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68、 出处:《管子·牧民》:“何谓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69、” 廉而不刿 廉:廉洁;刿:割伤,刺伤。

70、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

71、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72、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聘义》:“廉而不刿,义也。

73、” 廉洁奉公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

74、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75、 廉可寄财 能够以钱财相托。

76、指十分廉洁的人。

77、 出处:《孔丛子·陈士义》:“仁可与托孤,廉可以寄财者。

78、” 廉泉让水 廉:廉洁;让:谦让。

79、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80、 出处:《南史·胡谐之传》:“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81、’” 两袖清风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

82、比喻做官廉洁。

83、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84、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85、” 临财不苟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

86、 出处:《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87、” 清风两袖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

88、比喻做官廉洁。

89、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90、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91、” 清廉正直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92、 出处:《韩非子·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93、” 手脚干净 比喻廉洁奉公。

94、 水火无交 没有财物牵涉。

95、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96、 出处:《隋书·循吏传·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97、” 素丝羔羊 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98、 出处:《诗·周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99、” 台阁生风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

100、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

101、比喻官风清廉。

102、 出处:《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103、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104、” 退食自公 减膳以示节俭。

105、指操守廉洁。

106、 顽廉懦立 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

107、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108、 出处:《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09、” 逶迤退食 从容谦退,公正廉洁。

110、 出处:《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111、” 五月披裘 比喻清高廉洁。

112、 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洗手奉公 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113、同“洗手奉职”。

114、 洗手奉职 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

115、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116、 出处: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117、” 鲜廉寡耻 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118、 小廉曲谨 细微的廉洁谨慎。

119、指注意小节而不识大体。

120、 出处:宋·朱熹《答或人》:“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阿世徇俗之人。

121、” 一介不苟 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122、同“一介不取”。

123、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银钱一道,一介不苟。

124、” 一介不取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

125、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

126、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127、 出处:《孟子·万章上》:“其非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128、” 一口咬定 一口咬住不放。

129、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130、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131、” 一廉如水 为官廉洁,如流水一样清洁。

132、 一清如水 清·清澈。

133、像流水一样清澈。

134、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

135、也形容十分清洁。

136、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你在衙门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个个廉吏,异日定来聘你为官。

137、” 以紫乱朱 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138、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39、’” 以紫为朱 比喻将奸邪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贤者。

140、同“以紫乱朱”。

141、 出处: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142、” 饮马投钱 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143、 出处:唐·徐坚《初学记》卷六引《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144、” 源清流清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

145、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

146、源,也作原。

147、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148、 甑尘釜鱼 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

149、形容穷困断炊已久。

150、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151、 出处:《后汉书·范冉传》:“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荚芜。

152、” 脂膏不润 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153、 出处:《东观汉记·孔奋》:“直脂膏中,亦不能润。

154、”摆袖却金、冰壸秋月 、不贪为宝、不饮盗泉 、材茂行絜、公正廉洁、俭可养廉、洁己从公 廉而不刿、廉洁奉公、廉泉让水、临财不苟 、清廉正直、台阁生风、退食自公、五月披裘摆袖却金: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155、冰壸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156、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157、    俭可养廉:俭:节俭;廉:廉洁。

158、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159、廉而不刿:廉:廉洁;刿:割伤,刺伤。

160、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

161、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162、    两袖清风: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

163、比喻做官廉洁。

164、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165、  台阁生风: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

166、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

167、比喻官风清廉。

168、    关于廉洁的成语有摆袖却金、冰壸秋月 、不贪为宝、不饮盗泉 、材茂行絜、公正廉洁、俭可养廉、洁己从公、 廉而不刿、廉洁奉公、廉泉让水、临财不苟 、清廉正直。

169、不贪为宝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tān wéi bǎo,意思是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170、出处: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171、子罕弗受。

172、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173、”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74、”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175、”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76、译文: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却不接受。

177、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器的人看,雕玉的人认为这是宝物,所以小人才敢将此玉献给您。

178、”子罕跟这个人说:“我以‘不贪’这个品德为宝,而你以这块玉为宝。

179、你要是把这块玉给了我,那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

180、我们都还是继续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吧。

181、”献玉的人行礼后说:“小人身怀此玉,不敢外出,我交出这块宝玉来请求可免于一死。

182、”子罕听后,便把这块玉放在乡里,让雕琢玉器的人为他雕琢,使这个人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

183、2、冰壸秋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īng kǔn qiū yuè。

184、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185、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186、”3、清廉正直是一个词语,拼音是qīng lián zhèng zhí,意思是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187、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亲自问杀人贼,全不论~,倒不如懵懵遇痴。

188、4、廉洁奉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ián jié fèng gōng,意思是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189、坚持廉洁奉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永恒主题。

190、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用法律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

191、5、洁己从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é jǐ cóng gōng,意思是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192、同“洁己奉公”。

19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194、关于廉洁的成语有摆袖却金、冰壸秋月 、不贪为宝、不饮盗泉 、材茂行絜、公正廉洁、俭可养廉、洁己从公、 廉而不刿、廉洁奉公、廉泉让水、临财不苟 、清廉正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