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白马非马出处(白马非马出自谁口)

2022-12-30 19:45:47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白马非马出处,白马非马出自谁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白马非马,这是中...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白马非马出处,白马非马出自谁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

2、 公孙龙: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一向以诡辩著称。

3、名家的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名家也称“辩者”“察士”。

4、 原文 “白马非马,可乎?”曰:“可。

5、” 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

6、白者,所以命色也。

7、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8、” 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

9、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 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

10、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11、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

12、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

13、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14、” 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也。

15、天下无马,可乎?” 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

16、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

17、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18、” 曰:“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

19、合马与白,复名白马,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未可。

20、故曰:白马非马,未可。

21、” 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曰:“未可。

22、”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于马也。

23、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

24、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25、” 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

26、是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

27、故所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有白马为有马。

28、故其为有马也,不可以谓马马也。

29、” 曰:“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

30、白马者,言定所白也。

31、定所白者,非白也。

32、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

33、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

34、无去者非有去也。

35、故曰:白马非马。

36、” 公孙龙以其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让许多大儒无言以对。

37、后来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按照惯例,过关人可以,但是马不行。

38、”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一番论证,关吏听了后连连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请你为马匹付钱吧。

39、”这个典故也和对牛弹琴类似。

40、 原文如下:马者,所以名形也;白者,所以名色也。

41、名形者非名色也。

42、故曰:白马非马。

43、求马,黄黑马皆可致。

44、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45、……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46、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

47、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

48、无去者,非有去也。

49、故曰:白马非马.马故有色,故有白马。

50、使马无色,由马如己耳。

51、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

52、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

53、故曰:白马非马也。

54、 对于一般人,说“白马是马”就如同说“张三是人”一样,清楚明白,准确无误。

55、怎么可能“白马非马”呢?“白马非马”出自公孙龙之口.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

56、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

57、 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

58、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

59、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

60、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公孙龙,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

61、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

62、战国末年赵国人。

63、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

64、他提出了“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认为对于 “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

65、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强调“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

66、“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