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 > 正文
本报北京8月8日电(记者 杨彦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要求进一步方便城乡社区居民就近、便利获得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方便居民配药开药,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提供周末疫苗接种,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改善就医服务环境等。
在方便居民就医方面,举措提出,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转诊等方面的作用,上级医院预留门诊号源优先向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专科门诊预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满足群众及时到大医院就诊的需求。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中高级职称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机构值守门诊服务,促进基层首诊,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引导居民到基层就医,在家门口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优化服务提供方面,在无急诊服务且诊疗量较大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时间,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学等人群在家门口就近获得基本医疗、慢病配药、家医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基层疫苗接种门诊结合服务能力、辖区居民服务需求、日常作息时间等,推行预防接种分时段预约,提供预约周末疫苗接种服务。
在简化就医流程方面,明确支持村卫生室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方式纳入当地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开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推行辖区常住或参加基本医保的居民就医过程中的“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或丰富各项措施,切实提升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的便利度和服务质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9日 12 版)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05-04 天气预报:05月04日合川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2-18 天气预报:02月18日云阳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5-26 天气预报:05月26日长寿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4-12 天气预报:04月12日忠县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5-20 天气预报:05月20日巫山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5-19 天气预报:05月19日綦江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2-15 天气预报:02月15日渝北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4-10 天气预报:04月10日石柱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最新文章:
- 2023-08-27 首届中俄图书馆论坛在莫斯科举办
- 2023-08-27 多地充电桩费用上涨 部分涨87%是怎么回事
- 2023-08-27 国家网信办公开征求意见 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
- 2023-08-27 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2023-08-27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利率达22年来最高水平
- 2023-08-27 快递行业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快递业务量连续五个月超百亿件
- 2023-08-27 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